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凡的清穿日子-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这样,淑宁只好轻轻安慰母亲,道:“这也是因缘际会罢了,就算娘娘当年也知道那位无尘道长,只怕也未必会请他来治啊。”佟氏摇摇头,将从周夫人那里听到的事详细告诉了女儿。

原来那位无尘道长,当初上京考太医院的时间,就在佟皇后过世前两年。他带着妻子上路,遇到几位官眷,因其中一位夫人与他妻子一见如故,对方便邀他同行。没想到因为对方衣饰华丽,引来了几个路匪。他妻子在混乱中被砍伤,又受了惊吓,从此一病不起,香消玉陨了。那无尘心如死灰,才会出家做了道士。

佟氏红了眼圈,道:“你道那家官眷是谁家的?居然就是陈良本大人的几位夫人!虽说他对你父亲有知遇之恩,但我总忍不住想,如果当年无尘道长不是遇到他家的人,说不定已经当上了太医,娘娘也就不会……”

她说到后头已经开始哽咽了,淑宁忙给她递了块帕子,柔声道:“额娘是因为与娘娘疏远了,心中愧疚,才会钻了牛角尖。这种事谁能说得准呢?如果当年无尘道长夫妻没遇上陈家的人,顺利进了京,谁又知道他能不能进太医院?女儿虽然不懂事,也知道那里不是光凭医术好就能进的地方;就算他真当上了太医,凭他地资历,能不能为娘娘治病还是未知呢;更何况,就算他能为娘娘治病,谁又知道他能让娘娘拖上几年?要知道,人人心里都明白,周夫人的病是治不好的,不过是能延长几年寿命罢了。”

佟氏也觉得女儿地话有道理,便慢慢收了泪,道:“我只是一时忍不住罢了,那毕竟已经过去了。”

淑宁劝了几句,又想起另一件事:“额娘方才说佟娘娘的病症与周夫人相近,不知佟家还有没有别人得这个病?”心脏病,貌似可能造成家族遗传地。

佟氏想了想,道:“我一个姑姑似乎有类似地病,还有你外叔祖的一个孙子听说身体也不太好。怎么?”淑宁道:“不如额娘问周夫人要一份那个方子吧?送回外祖父家去,说不定能派上用场呢。当然,我们家也要留一份。”

佟氏想想也是,便答应了。淑宁陪了母亲一会儿,直到她睡下才回到自己院中。

其实方才地话,她心中有数,印象中历史上佟皇后去世时,四阿哥已经长得挺大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养母,这当中说不定就是因为陈良本的蝴蝶效应。虽然这个世界看上去还跟原来的历史差不多,但在许多方面,其实已发生了细小的变化。

在这种变化下,她能否保住自己家庭的平安康乐,保住家人们的幸福呢?

(历史已经有了变化……那个……假设说……只是假设哈,有时候真的感到挺累的,如果我每个星期申请一天休息,你们会不会pia我?真的只是假设……某L顶着锅盖爬走)

一四二、絮絮

第二天上午,等太阳升起来后,佟氏已叫人套好车,准备与周家母女一起进京去了。这一次,小刘氏也带着儿子回府,她带两个小男孩坐一辆车,那两对母女则各坐一辆。至于端宁,自然是骑着马前后照应了。

临上车时,周茵兰看到淑宁身边的丫环捧着一个敞口高花瓶,里头插了几十枝桃花,有些诧异,淑宁便道:“园子里的桃花开得好,索性折几枝带回去,让家里人也赏一赏西山春色。”周茵兰笑了:“真不愧是淑妹妹,连礼物都透着雅气。”

为了顾虑到周夫人的身体,马车起初走得不快,但也许是她昨夜睡得很好,又或许是因为女儿的喜事而心情松快,周夫人的精神很好,马车渐渐加快了速度,刚到了午时,她们就已经抵达位于外城的周大人妹夫家门前。

两位夫人隔着车窗道了别,淑宁想起早上出发时,周茵兰似乎挺喜欢那几株桃花,而且一直没有机会到别院的花园里看看,于是便叫过素馨吩咐一番,选了几枝花让她带过去。

周茵兰喜出望外,掀起帘子向她微笑致意。淑宁望过去,还看到周夫人一脸慈爱地折了一朵桃花下来,替女儿簪在头上。

淑宁挥手告别,他们家的马车便开始起步,往内城驶去。

回到伯爵府,佟氏先带着众人到荣庆堂见那拉氏。那拉氏正在听芳宁讲她处理的几件家务,并指出了其中不足的地方。李氏与喜塔腊氏都跟在旁边侍候,絮絮也在,但婉宁却不见踪影。

妯娌姑嫂姐妹们一番见礼过后,众人坐下来说话。才知道沈氏还要过两天才回来,而婉宁则是有些不舒服,正在房里养病。那拉氏对小刘氏母子的态度还算和蔼。其实她对三房的这个“妾”,心里也是有数地。既然佟氏一向给她面子,她也乐得做好人。

说了几句,佟氏便告辞了。絮絮看着淑宁有些欲言又止,不过想到时间多的是,便没有开

回到槐院。张保已经在正房等着了,一家人吃过午饭,各做各的事。淑宁回到房间,见丫头们已经把东西都收拾好了,便让她们下去,打算睡个午觉。

素馨却对冬青使了个眼色,两人齐齐上前来,笑着对淑宁说她们想去看看姐妹们,请她允许。淑宁听了。便知道是素馨地八卦瘾头发作了,忍笑道:“可以是可以,但你们不许太晚回来。而且不许惹事。”素馨与冬青齐声应了,手拉手就要往外跑。却被淑宁叫住。道:“难道你们就空着手去不成?把那瓶桃花带上,只要留下几枝就行。若有人问起,就说是我让你们到各院里送花去的,免得你们挨管家妈妈们地骂。”

素馨与冬青听了,互相挤眉弄眼地,齐声对淑宁道:“多谢姑娘。”便笑着拿花去了。淑宁有些无奈,想当初冬青刚来时,多文静多老实一个姑娘啊,生生被素馨带“坏”了。

她睡了半个时辰,起来后,见两个大丫头都没回来,便随便吩咐个小丫头打水来洗脸,然后自己动手梳了头,只在鬓边夹了朵通草花,又换了一身家常袍子,拎着一篮点心,往芳宁房里去了。

絮絮正好在芳宁房里,一见她就很热情地上来说话。

去年秋天姑父那日德升了山东盐运使,带了儿子上任去了。姑妈他他拉氏为了治女儿脸上的疤痕,留在了京里。只是年底收到儿子的信,知道丈夫在任上纳了个美妾,她实在坐不住了,便将女儿托付给伯爵府,一过了年,就带了家人赶到山东去。现在絮絮由那拉氏照顾,平时就住在婉宁的院子里,隔上几天就要请太医上门来瞧,想把鼻子周围的疤痕消掉。

这位小表姐其实是个很单纯地人,只是因为脸上的几个疤,有些自卑,因此不爱外出见人,但和几个姐妹却相处得极好。她见淑宁带了点心来,很高兴,道:“我正想藤萝饼吃呢,你就带来了。”淑宁道:“我先前叫人往园子里移了几株藤花,这就是开的头一茬,以后要做随时去摘就是,不用再到外头去买了,方便得很。”

她看到芳宁与絮絮吃得高兴,心里也很欢喜。其实与做菜做汤相比,淑宁更喜欢做点心。大概是因为古代的炉灶没有现代的干净方便,每次做菜都要忍受烟熏火燎,她便对只需要蒸的点心非常有爱。而且这种中式点心,她爱弄什么花样就弄什么花样,就算再创新再好吃,也不会有人认为她是穿的。

絮絮吃了两块饼,叹道:“你们会做这许多好吃的东西,真了不起,芳姐姐的斋菜味道好,淑妹妹地点心花样多,连素来不沾阳春水的婉姐姐,都学会做几道小菜了。我却连烧水都不会,真是笨死了。”

芳宁微微笑道:“既如此,你喜欢什么,学就是。我与三妹妹都是因为喜欢才学做的,不论是我们,还是两位嫂子,都很愿意教你,只要你想学。”

絮絮却发了愁:“我自然是想地,可是我额娘不许,说怕我被菜刀弄伤了手,或是被烧着烫着,还说只要丫环们会做就行了。本来额娘去了山东,我就想学一学的,舅母又不让。”

淑宁与芳宁对望一眼,都没接话。她们自然知道这是因为那拉氏怕絮絮真受什么伤,她会被小姑埋怨,所以万事都以稳妥为主。

淑宁想了想,道:“如果是怕动刀子或怕被烫着,那就学些别地好了。我小时候刚学厨时,额娘也怕我伤着,因此只许我做面食。表姐若有兴趣,学做饺子或饽饽就好,这些做起来也容易。”

絮絮觉得有道理。忙点头道:“这个好,我额娘就爱吃饺子,就算知道了。也不会骂我地。”

姐妹三人说笑了一会儿,那拉氏便派了个小丫头来请芳宁去。芳宁不好意思地向她们告了别。离开了屋子。絮絮有些扫兴,道:“现在芳姐姐天天都有许多事做,我一个人实在无趣。”淑宁问:“二姐姐不是在么?她还和你住一个院呢。”絮絮撇撇嘴:“她哪里有空啊?”

淑宁见她有些不高兴,便扯开了话题:“我看表姐没再老是用扇子手帕遮脸了,让人瞧着就觉得大方。看来你已经习惯了。”

絮絮有些没好气地道:“我哪里还敢啊?万一被你们家认为是卢小姐那样的人,岂不是成了笑话?”

原来去年初冬时,絮絮因面上疤痕治理效果不佳,整日闷闷不乐,他他拉氏便带她到房山别院散散心。淑宁见她大冬天仍是拿着扇子或手帕遮脸,人也畏畏缩缩地样子,想起对门的那位卢小姐,便与佟氏商量一番,以赏雪地名义。请了卢家母女来喝茶。

那位卢紫语小姐,其实倒不是什么怪人。她祖父生前做过官,父兄虽是白身。家境却十分富裕,自余家败落后。方圆数十里。更是再没有能与她家比肩的汉人家庭。卢紫语自幼生得美貌,又读过几本书。常常听得亲族中的赞语,便自认为是个才貌双全地绝世佳人。

她年纪渐长,越加认为附近人家的女儿少有能与她匹敌地:淑宁虽然不错,但长相只是清秀;余桐堪称她的劲敌,但容貌才艺却比不上她,况且家势已败;别的村姑自不用说,连她自己都承认对方是个美人的巧云,却已嫁人生子,身份又是仆从,她自然不会放在眼里。

这样一来,她便越来越自负,认为自己既是绝世佳人,当然就该有绝世佳人的派头。也不知她是从哪里学来地作派,出门必用扇子遮面,手中必持绢帕,而且侍女环绕,说话行事,都十分矜持。

絮絮一见卢小姐,便已呆住了,当然不是因为对方是个美人。她那位已出嫁的小姑姑津津,还有常见面的婉宁月荷主仆,都是出色的美人,这卢紫语虽然长得不错,却还不能让她惊艳。她吃惊的,是对方的行事作派,与自己十分相象,只是出发点不同。她与卢小姐相处时间越长,便越不安,不禁起了疑心。这卢家仍是三舅一家的近邻,三舅母与表妹看自己时,会不会认为她与卢小姐一样可笑?

不过她转眼去望淑宁时,并未必对方眼中发现嘲弄之意,才稍稍放了点心。卢家母女一走,她便大哭一场。他他拉氏心疼女儿,不禁怪罪佟氏母女,但后来发现女儿不再拿扇子和手帕遮面,才知她们的苦心,对佟氏的态度也好了许多。

絮絮因瞧了卢紫语地行为,觉得十分刺眼,天天都提醒自己不要成了人家眼中的笑话,几个月下来,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缩手缩脚的,虽然还常常低头,但已经好了许多。不过她仍是觉得很烦恼:“没了遮挡地东西,我总是觉得心虚,生怕别人看到我鼻子上的疤会笑话我。我听了你说地不要吃酱油地话,现在连颜色深一点的东西都不吃,可为什么我地疤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