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时汉朝-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到大,他们同吃,同穿,同住,就差没同睡一个女人了。如果说刘邦能返祖变回猴子,那么卢绾就是猴子的尾巴,已构成了刘邦身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可是卢绾是不是真反,叫他回长安问问不就知道了吗?于是,刘邦派使人叫卢绾务必回京城汇报工作,可是卢绾却对使者说了一句话:我有病,恕我不能与你前往京城。

当刘邦听到卢绾传回这话时,不由火大了。你个小样的卢绾,你身上有几根毛我难道不知道吗?说什么有病,为什么不直说你心里有鬼呢?韩信、彭越、英布,哪个不是说他有病,结果呢,还不是真反了。如果你敢不来京城把话说清楚,恕我六亲不认,斩你全家。

刘邦再次派人去迎接卢绾。此次,派出的两个使者都是重量级的。一个是辟阳侯审食其,一个是刚刚挤掉周昌而登台的御史大夫赵尧同志。审食其曾经是刘邦老爹的私人秘书,也是吕雉阿姨最信得过的人。所以,审食其和赵尧联手出使燕国,可见汉朝中央对卢绾的重视程度。

审食其和赵尧说是迎接燕王,实则是前来调查事实的。很显然的,卢绾也是知道此二人的厉害的。当卢绾见到手下大员一个接一个被两位中央特派员叫去问话时,他害怕了。卢绾真是跟屁有余,造反无门。大难当前,他没有发兵自卫,竟然躲藏闭门,打死都不肯见审食其等人。

卢绾不仅仅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彰自显,从医学角度讲,更属于脑袋进水,连审食其等这两个中央特派员都替之悲哀了。有问题,就得摆出来解决,而不是想躲就能躲掉的。如果有能躲掉的问题,韩信和彭越他们还会有那么惨的结局吗?

审食其请又请不走卢绾,只得留下来继续调查寻找确凿证据。很快的,他们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卢绾的大臣纷纷逃亡,不再待在岗位上了。再深入调查,原来燕国官员们集体出逃,全是被卢绾一句话吓出来的。

卢绾这话就是:而今异姓王当中,就只剩下我和长沙王吴臣了。现在,刘邦年迈多病,吕后专权。而吕后又会找借口铲除异姓王,如果我前往长安,那非落得韩信及彭越等人一样下场不可。

更让燕国官员郁闷的是,卢绾明明害怕,也不见他有所准备造反。这还怎么混呀,不逃,难道眼睁睁地看着被审食其用牛车装回长安斩首吗?

于是,审食其和赵尧回报刘邦。刘邦一听,震怒异常。这时,又有情报传来,有匈奴降者言张胜还在匈奴为燕使。

好呀你个卢绾,你早不学,晚不学,偏偏在这个时候学造反了。我明明都快死的人了,还想让我斩你陪葬。既然你想死,我就成全你吧。

刘邦当即命令樊哙,率兵攻打卢绾。刘邦发出这个死命令时,他已经病得只剩下一口气了。再加上卢绾一气,剩下的气就被气没了。

夏天,四月二十五日,刘邦崩于长乐宫。

此时,卢绾脑袋突然开窍,充分认识到不随审食其回京城的严重后果。然而他已经打听到,刘邦快要不行了,只好带着全家人及数千骑兵驻守燕界,等候消息。如果刘邦痊愈,他就马上亲自率队回长安谢罪。

没想到的是,卢绾却等来了刘邦崩掉的消息。

一切都是天意啊,悔情竟被无情绝。活人送死人,生死两茫茫,卢绾只有带着无限的哀伤告别汉朝,逃入匈奴陪臧衍啃沙子去了。

第六章 可怕的吕雉

一 弥留之际

其实,回头看看刘邦,他之所以伸腿登天那么快,跟他装酷有关。他在和英布那场决战中,所受的流箭之伤,回长安旅途中,继续恶化。当时,吕雉派良医替他治病。医生诊断后,刘邦问医生情况。医生回答是:只要休养,这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是,刘邦听后,一反过去惜命如金的态度,拒绝治疗。并向外宣言: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老子本是小民一个,手提三尺剑夺得天下。如果上天要夺我性命,就算扁鹊在世,又有何用?

刘邦自以为,无数次的死亡危险他都能熬过,这次依然不例外。没想到的是,卢绾反水,使他病情加重,信念俱灰,最终只能享年六十二年虚龄。

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邦的一生是伟大的,亦是光荣的。出身草莽,登顶九五,历尽辛苦,阅过人间百态。曾经,他渴望像秦始皇那样活,他实现了。

成,在天;死,亦在于天。这是刘邦留给世界的一句结语。

对于生死,古今以来唯有庄子最看得开。他说,人从无中来,又归于无,这是天之大道,不必悲伤。于是,当妻子死后,庄子不但不流眼泪,还能敲盆鼓歌,歌唱大道。

刘邦将死,吕后当然庆幸,因为她的儿子可以理直气壮地当上皇帝了。但是,她绝不能像庄子那样敲锣打鼓庆贺一翻,而是假装虚心地向刘邦请教国相及太尉的接班人。

刘邦告诉吕雉:萧何之后,曹参可以接之;曹参之后,王陵可以接之。但是王陵太直,不能独当一面,一定要请陈平帮助。这是文职安排。至于武官,周勃当太尉最为合适。周勃尽管木讷,但是他办事,我放心。安刘氏江山者,非周勃不可。

刘邦这番崩前话,基本上是为汉朝定下了发展的基调。但是,吕雉问话并非就是按基调唱下去。恰恰相反,她就是想探刘邦口实,以便唱出反调。

汉朝,一场新的危机犹如黑云,正在笼罩着大地。

果然,刘邦一崩,吕雉封锁消息,秘不发丧。她和审食其相谋道:汉朝诸将与刘邦皆是草莽出身,功高气傲,事奉我家刘邦都已心情不快,现在我儿又小,他们肯定会更加放肆。如果诸将不除,天下不安。

母狼的獠牙终于暴露。一场腥风血雨的屠杀,即将开场。

但是,就在这危险时刻,有一个人及时站出来,使吕雉急刹车。他,正是郦食其的弟弟郦商。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郦商的工作履历,就可知道他的杀伤力。其基本名衔和履历如下:多次以将军和右丞相的身份征战在外造反的诸侯,护卫过太上皇刘太公,食邑五千一百户,人称曲周侯。他总共击垮过三支敌军,降服平定六个郡,七十三个县。

像郦商这等人的威望,如果非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举足轻重。

当郦商听说吕雉要大杀出手时,马上找到审食其,并且威胁般地告诉他道:

陛下都崩了四天了,你还不发丧,是不是想趁机诛杀群臣?如果真敢这样的话,那吕后和你可就危险了。首先,陈平和灌婴将十万兵守荥阳;其次,樊哙和周勃将二十万兵平燕代;如果他们听说你要屠杀汉朝功臣,那么他们必定发兵攻打关中。诸将外反,大臣内叛,到时候汉朝之亡,也就是他们踮一下脚跟就能搞定的事。

郦商这番话,让审食其听得倒抽一口凉气。于是,审食其马上提腿就跑去后宫见吕雉。此时,吕雉也听得傻掉了。光想着杀人,却没想到寡不敌众。天下兵权都在诸将手里,还杀个屁呀。那不是引火自焚吗?

罗马不是一天能造就的,胖子不是一天能吃肿的。要想搞定诸将,那得像吃饭一样,一口一口来。

这下子,吕雉不得不以隐忍为上,为刘邦举行发丧,大赦天下。

五月十七日,刘邦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二十千米处)。群臣对刘邦的一致评价是: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所以尊号高皇帝,又称汉高祖。

三天后,十六岁的皇太子刘盈继位,吕雉由皇后变成尊号皇太后。

刘邦的时代已经结束,属于吕雉的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二 陈平:生存是第一需要

吕雉悬崖勒马,对满朝群臣突然止杀,首先躲过她屠刀的人当数陈平。

陈平的劫数,得从春天二月说起。当时,刘邦派遣樊哙出征卢绾。然而,当樊哙前脚刚离开长安,后脚就有人向刘邦告樊哙的状。说是告状,实是诬陷。告状之人不详,但状词还是有板有眼的,其状词如下:樊哙与吕后结党营私,听说他只等陛下一崩,即可发兵击杀小儿刘如意等人。

我们知道,那时的刘邦老眼昏花,加上爱儿心切,不管此话是真是假,一听就信,犹如急火攻心,难遏盛怒。

常人言,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话如果放在十年前给刘邦讲,他是信的。想当初,进入咸阳宫,樊哙硬冲入宫,力劝离城回驻灞上。后来,鸿门宴上,舍命相救,情义冲天。

可是,当天下归一,一切都将颠倒重演。女人如手足,兄弟如衣服。衣服乃可换,手足不可断。保刘如意,就是保戚姬。为了戚姬,刘邦连刘盈都想废掉,搞死樊哙又算什么玩意儿?

于是,刘邦杀意顿起。然而,因为废立太子一事,刘邦已经气晕了张良。朝中能与刘邦议事和谋事的唯有陈平,刘邦只好寄托于陈平,希望他能找出一个绝招不动声色就能干掉樊哙。

果然,陈平不负刘邦所望,立即给他支了一招。这就是:派遣周勃秘密跟随陈平前往燕地,以诏传樊哙,杀其军中,以周勃代其将兵。

一直以来,周勃和樊哙都披着同样的战袍,骑着同样的战马一起出生入死。如今,刘邦突然教他杀将取之,这叫周勃实在意外。

陛下啊,您怎么是越老越糊涂了呢。想当初,如果没有樊哙,估计你早就被项庄一剑斩下头颅当酒壶了。如今,只为一小人谗言就大喊要杀,这是不是也太那个了啊?周勃只顾心里想着,却不敢说出口。刘邦命令已下,他不得不藏在陈平的大马车下,窝着郁闷的火前往燕国。

然而,马车一离开长安,陈平马上就变卦了。他对周勃说道:樊哙不能杀,一杀我们就跟着玩完了。

陈平把周勃说得一愣一愣的。支招的是你,变招的也是你,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平镇定地说道:道理很简单嘛。樊哙是陛下的故人,而且功高盖世。更更重要的是,他的老婆是吕后的亲妹妹。愤怒出糊涂,尽管陛下说要杀樊哙,可是万一他后悔了怎么办?退一万步来说,就算陛下不后悔,可是陛下重病在身,命在旦夕,他崩后,吕后和樊哙的老婆吕须能饶过我们吗?

周勃恍然大悟。转而又疑惑地看着陈平,不杀,陛下怪之,死罪;杀樊哙,吕后责之,亦是死罪,这教人如何是好?

周兄,您别紧张。我既然能想得出招,肯定就有破招之法。现在,我们唯一的好办法就是:绑架樊哙,囚往长安。如果到时陛下反悔了亦来得及,如果真杀樊哙,我们亦能推脱责任。

妙,实在妙。

周勃立即转忧为喜。更妙的还有,陈平已经想好一个捉樊哙的好计。当他们未行至樊哙军中,陈平筑起高台,召樊哙前来听诏。

陈平这招就叫引蛇出洞。他曾经说过,捉韩信,不过一力士耳。捉樊哙何尝不是如此,只要他一露脸,马上就成为瓮中之鳖。更让周勃叫绝的还有,樊哙此趟必来,因为陈平已经为他准备好了礼物,那就是“节”。

于是,陈平派使者持节前往樊哙军中。果然,樊哙很爽快地独自策马前来受诏,陈平一看到樊哙,拿出诏书宣布一大堆死罪。樊哙一句话都没有申辩,直接反扣双手,等待绑绳。此时,周勃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樊哙军中,取代樊哙将军之职。

这一切,犹如排演过一般。没有一丝差错,没有半点意外。樊哙的表现着实让人意外。但是往深里一想,一切都明白了。樊哙勇猛过人,却甘愿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