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瓶时代的婚恋-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一场素婚,让别人羡慕去吧

  这样的婚礼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地参加过:长长而豪华的迎亲车队、场面宏大的酒席场面、诙谐调侃的司仪、“重装上阵”的公公婆婆,出演“默剧”的一对新人……到场的宾客也不简单,一个红包没有一二百元拿不出手,若是遇上关系较近的亲朋好友,更是动辄上千元。俗话说,“亲情人情大如债”,一个月几家婚宴,一般工薪族简直招架不住。而那些准新郎新娘们,不但要承担巨大的婚礼开销,还要花大量的时间筹备,在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的同时,还要抽身出来拍婚纱照、订酒席、发请柬、请司仪、做美容……一场轰轰烈烈的婚礼下来,不仅新郎新娘自己身心疲惫,父母、亲戚、朋友也跟着受累。
  如今对于80后来说,这种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的婚礼模式已经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了。他们发明了很多新的婚礼模式:电子结婚(像杨易和媛媛这样借用网络贺卡通知亲友)、教堂宣誓、公证结婚、旅行结婚,或者其他更有社会意义的结婚方式,比如植一片爱心树,或者去敬老院看望老人。80后给这种积极、明朗的新婚礼模式定义为“素婚”,而把传统意义上奢侈铺张的婚礼称为“荤婚”,在80后看来,一场简单而有情调的素婚,更能传达婚姻的本意,凸现仪式所应具有的精神和内涵。
  本来嘛,日子是给自己过的,婚礼也是两个人之间许下承诺、互订终身的誓言,若要体现誓言的独特意义,营造出铭记一生的感动,自然是一场真正属于两个人的、自行创意又别出心裁的婚礼最为恰当。而时下风行的所谓传统婚礼,形式雷同且不说,一对新人行礼如仪,周旋在一群并不熟悉的宾客中,反而沦为繁文缛节的配角,岂不是本末倒置,丧失了婚礼最为宝贵的精神本质!
  不仅如此,传统婚礼的炫耀式浪费也让很多80后觉得吃不消。浮华过后,谁来买单?即便80后不再囊中羞涩,即便父母愿意用辛劳为儿女购买浪漫,这种一时的风光又有多大意义呢?难道越来越豪华的婚车、越来越贵的钻戒、越来越厚的红包,就等于越来越天长地久的美丽姻缘吗?80后是清醒的,他们知道,幸福并不取决于钱包的厚度,也不取决于一场缤纷绚烂的结婚秀;80后是聪明的,他们不会为无谓的虚荣心付出高昂的代价,而是试图用最低的成本换取高质量的生活,用最少的金钱获得最大的愉悦和满足。80后说:“结一场素婚,让别人羡慕去吧!”这样的反习俗,怎能不让人击节叫好呢?
  爱情无需一个盛大的婚礼证明,而素婚本身就代表一种生活态度。这是一种新简约主义的态度,不靠奢华的外表标榜自己的优越,而是凭借内在的充实显示不动声色的匠心;不被商业社会的认知标准所左右,而是遵从自己的本心去选择生活;不拘泥于程式化的潮流,而是享受顺其自然的简单快乐……素婚的80后是可爱的,他们打破了头上那顶“物质化”的帽子,真诚而理性地引领了一种新的时尚。

  我的婚礼我做主?

  杨易和媛媛的素婚本来进行的温馨浪漫,可是婚礼小札寄到双方父母手里,父母们却不乐意了。杨易的父母当即撂下话来:独生儿子结婚,不办婚礼肯定不行,不仅要办,还要大办。怎么个大办法呢?办婚礼的酒店要订高级的,花车也要有档次,酒席更不能差。媛媛的父母则委婉地提醒女儿:“为什么杨家不给你们办婚事啊?是不是对你不满意?如果杨易对你不好,咱们不嫁了!”
  父母的反应让小俩口始料不及。本来好好的创意,顷刻间就成了闹剧,搞不好还会破坏两家的关系。不就是素婚嘛,后果至于那么严重吗?
  对于孩子的想法,杨易的父母却归结为“不懂事”。他们说,人家女儿嫁到咱家来,总不能让孩子受委屈吧!对亲家又怎么交待?再说,家里就一个男孩,这样悄无声息地结婚,亲戚朋友们怎么说?如果婚礼办得太差,就会觉得低人一等,他们丢不起这个人。不仅如此,父母还提到了红包的问题,大家都是礼尚往来,现在这个线却断了,咱们家没了收益不说,以后人家办婚事,还请不请咱们呢?这不是给别人添麻烦吗!
  不精心地操办一下女儿女婿的婚礼,媛媛的父母同样也不赞成。“结婚也不是你两个小孩的事,也是两家的大事,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婚礼更应该办得风风光光的!”媛媛的父母还劝女儿,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可不能草草了事,做新娘是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只要有能力就应该尽可能地豪华一些,这样才不留遗憾。
  两家父母通了几次电话,误会很快就消除了,同时也达成了一致意见:婚礼不办可不行,既然北京的亲戚朋友少,那就到杨易的家乡办吧!日子就定在五一节期间,方便媛媛的亲友远道而来。
  父母们商定后,立刻就着手准备起来,还很体谅地对小俩口说:“知道你们工作忙,婚礼的琐事就不用你们操心了!‘五一’你们提前两天回家就成!”
  杨易和媛媛面面相觑,五一节本来是准备出国旅游的,也早就跟国外的同学打好了招呼,这下怎么跟人家交待呢?

  幸福婚姻的小秘密:爱和体贴比婚礼更

  本来以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婚礼如何举行自然也是两个人说了算,素婚移风易俗,既省钱又有意义,何乐而不为?没想到,父母却成为素婚最大的障碍。
  杨易和媛媛遇到的烦恼,相信也是很多选择素婚的80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成家与立业是一生中齐肩的大事。婚姻是神圣而庄重的,父母们若是认为,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应该将婚礼办得像样一点,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那么,面对父母对素婚“叫停”,杨易和媛媛是怎么做的呢?
  不同的声音
  在父母的质疑声中,首先动摇的是媛媛。她觉得父母说的也有道理,毕竟,哪个女孩没有想象过,在婚礼上穿起美丽的婚纱,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美丽?选择素婚并不是反对传统,对媛媛来说,选择了电子婚姻,就意味着放弃穿起婚纱的美丽时刻,的确是有些遗憾的。试想,若干年以后,当自己垂垂老矣时,却想到没有趁着最美丽的时候拍一套婚纱照;当自己颤抖的手上布满沧桑,却想到未曾在年轻的时候戴上一枚钻戒……古礼的传承也有其庄严和神圣的一面,就这样放弃了是不是有些唐突呢?
  对于媛媛的动摇,杨易表示理解。他认为,素婚的目的是拒绝炫耀式浪费,而不是反对传统。作为男人,他本应是婚礼的操持方,承担起那些额外的程序,素婚是省却了他的烦恼,也是媛媛通情达理的表现。而婚礼毕竟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件大事,不应当有半点儿勉强、敷衍或玩笑的成分,一场成功的婚礼,也有助于他们培养起对婚姻的责任意识和忠诚意识。素婚与否,只是形式问题,并不存在对错,如果媛媛认为一个公开的、隆重的仪式更能体现婚姻的意义,他也会尊重媛媛的意见。本着这样的态度,杨易向媛媛坦诚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并把决定权交给了媛媛。
  媛媛非常感激杨易对自己的尊重,她思来想去,觉得两个人在婚礼的问题上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他们都不拒绝公开的、庄严的仪式,只是不愿意婚礼成为盲目攀比、竞相摆阔的载体;他们也希望彼此在公众见证下立下誓言,只是不希望誓言在喧嚣吵闹声中沦为婚礼的点缀。简言之,他们都不拒绝传统,只是拒绝变味了的传统,如果传统婚礼不能表达婚礼的本意,他们宁愿用自己朴素的方式记下相守一生的承诺。至于红包问题,放弃了所得收益,不就意味着跳出了“红包经济链”了吗?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呢!
  在一番讨论之后,杨易和媛媛达成了一致:素婚是两个人共同的选择,是两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共同体现,这样一来,素婚最终能否成行,反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已经理解了婚姻的本意,他们已经明白了,爱和体贴远比婚礼更重要。
  在征得了父母的同意之后,杨易和媛媛修改了素婚方案。他们仍然没有举行婚宴,而是给每一位亲朋好友寄去了一份小小的礼物、喜糖和他们去国外蜜月旅游时自己拍摄的婚纱照,把新婚的喜悦和他人一起分享。他们还把婚戒纳入素婚方案,用来代表他们对传统仪式的尊重和双方共同努力维持婚姻品质的决心。
  将素婚进行到底
  在杨易和媛媛的及时沟通和调解下,婚礼问题顺利解决了。父母们非常赞同孩子们对婚姻的理解,不由得对两个年轻人刮目相看,觉得孩子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这件事也让杨易和媛媛更加体会到了婚姻的真谛,他们感激彼此在“素婚事件”中对自己的尊重,并且商定,要让素婚的精神在婚姻中传递下去。
  怎样将素婚进行到底呢?杨易和媛媛有很多小诀窍。比如,他们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忘了体贴和关爱对方,不要让婚姻中的日常生活消磨了在一起的快乐。他们把每周六定为婚姻的特殊时间,每到这一天,他们就逃离日常琐事的包围,出外共同度过一段美妙的时光。
  像结婚前一样,为了星期六的约会,杨易和媛媛总是提前计划,并且做好相关的准备,期待着与对方外出时的喜悦。他们做了很多既有趣又不必花很多钱的事,比如去城市的老街旧巷寻觅时光的足迹,去郊区感受自然的空气,顺便野餐,或者去山上寻幽探密。当然,有时候也要花一点钱,比如去看一场期待已久的电影、一场演出或展览,或者去一家口碑很好的饭店。
  定期的约会之外,他们还经常打破常规,给对方制造意外的惊喜。譬如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说:“今天我请你吃饭!”或者在看旅游画报的时候,把对方特别感兴趣的地方列入约会计划。婚姻中的很多平凡时刻,常常因为某个人的即兴表演而显得情趣盎然:一次散步、一个笑话、一次交谈,或者随兴的舞蹈、阳台的烛光晚餐。
  在杨易和媛媛看来,生活中很多一流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一起享受的快乐和自然流露的真情远比一场盛大的婚礼影响持久,多年以后,谁还记得那些千篇一律的婚礼细节?而累积的爱意却如一根幸福的魔杖,让婚姻时刻充满热情和活力!

  当他爱上他,她爱上她

  江蓠记不清这是自己的第几次相亲了,面前的这个女孩子外表出众,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是那种让男人无法拒绝的女孩子,江蓠想不出有什么理由对她说“不”。
  可是,江蓠不能强迫自己与不爱的人生活在一起,也不想对着这个可爱的女孩一辈子做戏。他是一个gay,有一个交往了五年之久的男朋友,男朋友的家长已经默认了他们的关系,可是江蓠不敢把实情告诉自己的父母。
  隐瞒真相的结果是:25岁的江蓠已经被父母督促,开始频繁地相亲。随着相亲次数的增多,江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父母为自己操心,自己总得有个交待吧?
  为了不让女孩误会,江蓠索性坦白了自己的性取向,希望女孩帮自己圆谎。没想到听了江蓠的话,女孩反而长舒了口气,继而大方地坦白,她也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