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影知识-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幅照片的时候,更能体会到重型脚架的好处。

 第二类中型脚架最适宜外游时携带;要使用稍长的远摄镜头或者70…210mm变焦镜头时,就用得着这种脚架。中型脚架尤其适合35mm单镜反光机的用家使用。

 最轻便的小型脚架适合在紧急情况下或者在不准带脚架的场所(如教堂)内使用。你可以把相机装上脚架,搁在墙上或椅子旁边。使用小型脚架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摄影师不受样栏杆或矮墙所阻;相反,大型脚架则显得碍手碍脚了。不过,选购哪类型的脚架,视乎你应付得到的重量是多少,以及脚架在装上相机后站得稳站不稳;此外,脚架愈轻,自然愈灵活。

 脚架的款式可说多不胜数,但是并不代表每个脚架的设计都是方便实用的。购买时,最好到一些款式较多的商店,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一款。

 ⑴脚:

 不少脚架的脚都是用塑胶造的,将之后扭松推向上,便会露出长长的尖钉,然而这些尖钉我们很少会用,所以太尖的脚是很难站立得稳的。硬胶造的脚比较实用;太柔软的塑胶脚没有多大用处,除非你把脚架放在光溜溜的表面(如大理石)上用吧!

 ⑵腿:

 a。腿节:脚架的腿是一层一层的,腿本身由圆柱形至五角形都有。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其中一节锁上了之后,叠盖着另外一节的范围是多少;因为这个范围愈大,腿节接合处就愈坚牢。脚架的接合点直接影响站立时的稳固程度。因此这故,虽然腿节较少的脚架折摺起来之后体积较大,却远比腿节多的脚架好得多。

 b。支柱:通常造得不会太差。竖立脚架时先要拉出一条腿,如果支柱造得好的话,可以很快把脚架立好。但是支柱给脚架平添不少重量,而且仅仅在中央的滑动轴环锁上了以后,才发挥作用。要是脚架的三条腿都拉尽了,支柱就全无用武之地了。所以几乎所有Gitzo系列都是没有支柱的。

 有些连支柱的脚架可以把腿伸得很远,因此支柱的长度不定,或是腿上的轴环未锁上,脚架都可以滑得很低。这种脚架很难立起来,尤其在平地上。

 c。锁:锁可说是相当好用的。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上好的质料,轻而坚固的锁最好也是最易使用的。只是这种锁极容易绊着衣物,带着脚架走路时,可以把腿松开一半,任由腿自由垂挂着。Linhof把锁安放在腿的内侧或其他隐蔽的地方,以避免上述的情形发生。

 螺旋锁用起来不甚方便,但却是最俐落、最坚固、最保险的。

 ⑶中轴:

 中轴的设计有两种,一种是滑动的,另一种是扣上齿轮的。齿轮轴可以调校得精细一点,不过那曲柄把手有时也颇疑手疑脚忍气吞声。至於滑动型中轴的优点是易用又快捷,但是调校中轴时,相机却会左摇右摆。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想个法子改良一下滑动式中轴呢?这个真不得而知了。

 有些中轴附有气垫装置或者自动制动器,作用是松开中轴的锁时,防止相机摔坏。其实最稳妥的方法是先抓牢脚架上的器材,然后才把锁松开。

 ⑷云台:

 云台可分三种。一种是单向头。单向头可以倾前倾后,可以回旋一周。不过,用单向头作垂直拍摄是没可能做到长方形极圆的,除非你可以不厌其烦,慢慢调校。

 最实用的万向头是可以两面转动的一种。一面是水平转动,另一面是能够向前后倾斜。最理想的侧斜定位脚架头可以转动超过90度,作垂直购图时,也可以使用6×4。5片幅的相机;这样的话,竖脚架时造成的偏差都可以改正过来。只是,能够做到这点的云台并不多。

 云台应该可以随意调校,而控制把最好够长,使用起来则更为顺利。三面转动的云台适宜由三个控制把分别控制。


 准确快速对焦技巧

 凌鲲

 在体育摄影中,对焦是一门很难掌握的技巧,这是因为体育摄影的被摄对象都具有很强的动感,速度很快,它不大可能允许你去慢慢地琢磨,精益求精地对焦。专业的体育摄影记者都是 采取追踪对焦:他们不断改变焦距,随时让竞赛者在取景框中保持清晰的影像。但是,这项技巧初学摄影者是很难练得炉火纯青的。

 比较容易的方法就是借助于相机上的自动对焦系统。虽然自动对焦系统可以迅速地对好焦点,但如果使用方法有误,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用。也就是说,只有把被摄体恰 到好处地留在取景窗中央的测距框内,才能达到准确对焦的目的。要是相机配备的镜头焦距不是很长,视角较大,把运动的被摄体安排在取景框中央的测距框内,还算容易;如果相机所配备的镜头是200毫米以上的长焦距镜头,由于视角较小,既要追踪被摄体,又要对准测距框,可能会感到很吃力。为了适应这种场合,不妨改变上述习惯,可暂时不考虑取景框的范围如何,只利用测距框追踪被摄体,这样在感觉上可能会轻松一些。假如想把被摄运动员拍在画面中央以外的位置,而且还要利用自动测距系统时,应该利用对焦自动锁定装置,让焦点固定住。要是被摄体呈激烈移动状,时间上不容许利用锁定装置,而构图又非要求把被摄体摆在画面中央以外的位置不可,此时就必须解除自动对焦,而改为手动对焦。

 拍体育照片时还有一种常用的对焦方法,那就是陷阱调焦,即当被摄体进入预定焦点时随即按下相机的快门。一些先进的相机就具有这类性能。陷阱调焦很适用于体育摄影,如用此方法来拍摄跳高运动员飞过横杆的动作就十分理想。拍摄时,可以先把焦点调在运动员可能越 过横杆的某一点,然后把焦点锁定,使其不再前后移动,最后视运动员飞越横杆时的情况按下快门,即可拍摄到清晰度很高的照片。

 值得一说的是,如果被摄体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如赛车,我们在运用陷阱调焦技巧时,还必须提前按动快门。也就是说应该在主体抵达这个地点之前的一刹那按下快门。提前按快门,可以弥补按下快门到快门实际打开之间的那段时差。当然,目前某些先进的自动对焦相机的对焦能力已赶得上赛车的速度,即使赛车是以最高速度从画面上横向疾驰而过,也可以把它拍下来。如果你在拍摄前不清楚运动物体会经过哪一点,只知道会 通过某一区域,那么可以用区域对焦方式,拍摄时尽可能用高感光度胶卷,根据光线条件和胶片感光度,尽量使用小光圈。对焦时,根据镜头上的景深表,让这一区域处于景深范围之内,把确切的焦点对在这一区域靠近相机一方的1/3处,因为前景深小于后景深。如此操作,就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要是运动员出现在较远的距离上,可以采用超焦距的方式拍摄。从镜头上的景深表中可查出与拍摄时采用的光圈相应的景深范围,然后转动调焦环,使后景深标志对准调焦环的无限远标志,这将使你在所使用的光圈下获得最大的景深。如果被摄的运动员将有规律地出现在几个远近不同的区域,可用纸带做一个圈,装在距离环上,最好用白色纸,上面设置几个特殊区域的标记,在拍照之前只要按照标记调焦,就可十分迅速地确定焦点位置,根本不用通过取景器对焦。

 对焦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求得高质量的影像,焦点清晰是墓本的要求。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求每张照片都能焦点清晰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影响焦点清晰的因素有许多,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就很难获得清晰的影像。以下是几个保持焦点清晰的好方法,供初学者参考:

 1.防止震动。震动会使照片 中的影像晃动模糊,即使原先对焦十分准确的影像,也会因此而影响结像的清晰度。产生震动的原因一般有两个:

 一是照相机震动,即在按下快门时,照相机由于把持不稳而产生晃动。

 二是主体移动,也就是在镜头快门开启的瞬间,被摄主体自身处于运动状态,而快门速度不够高,没有凝固住动态,因此出现影像模糊情况。

 要避免照相机震动,可以从三方面采取措施:

 ①将照相机装在三脚架上,稳定照相机。如果受拍摄条件的限制,无法支撑三脚架,也可改用独脚架。

 ②提高快门速度(一般采用1/250秒的快门速度),就能减弱照相机震动产生的影像晃动。

 ③采用正确的持机方法。在不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持机的姿势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照相机的稳定。要克服被摄主体自身的动态模糊,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 提高快门速度,只要条件许可,快门速度越快,效果越好。

 2.不要片面追求小光圈。初学者认为小光圈会增加景深,一定会使影像清晰,因此,他们往往不分场合,把光圈收得很小,特别是在对焦没有把握时,更相信小光圈能助其一臂之 力。但是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常常不理想,因为采用小光圈会导致降低快门速度,并因此引发照相机震动。所以,片面追求小光圈不是上策,正确的做法应是积极使用高速快门和三脚架。

 日本摄影家小久保善吉在调焦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办法。每次拍摄时,他都要背上三台相机,各台相机的焦点确定为:距自己所处位置10米远的,用100毫米变焦镜头,焦距100;距离20米远的,用200毫米变焦 镜头,焦距200;距离30米远的,用300毫米变焦镜头,焦距300。他认为,这样拍摄时不必分心去调整焦距,可以根据目测结果判断该用哪架相机。


 (全文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