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万封信-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菌、病毒都会乘虚而入,在常人身上表现很轻的病症,在他们身上都变得严重,如肺结核的发病机会较正常人高500倍!机会性肿瘤、卡氏肉瘤、非霍奇氏病等亦是因免疫缺陷而引起的,是不可治愈的。艾滋病就在你、我、他的身边。    
     世界卫生组织李钟玉博士把艾滋病作为他任职期间的首要任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描述全球当今的两大挑战是恐怖主义和艾滋病问题,为什么这些国际人士把艾滋病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这些绝不是空穴来风。    
    中国是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国,但2002~2003年度经历过“非典”危机之后,我们政府真正体会到公共卫生事件可以成为影响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而“非典”与艾滋病相比,一个是被蚊虫叮咬,而另一个却是来自毒蛇的侵袭。    
    


第一章 部分来信事由与目的3 信誉危机

    今天,艾滋病已成为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具破坏性的疾病。人们谈“艾”色变,视其为洪水猛兽,艾滋病病人在贫病交加中,又遭到大多数人的冷落和歧视。其实他们是无辜的,艾滋病也是病,艾滋病病人也是人,人们应当关注艾滋病病人,同情艾滋病病人,救助艾滋病病人及艾滋孤儿。    
     可是事实并非传说中讲的那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怪论仍在作祟,故有一些寡廉鲜耻的缺德人,一意牟取“艾滋财”,并以实际行动诈骗艾滋病病人,真可谓丧尽天良。    
     本人赠送“防艾”书籍与资料之目的,是预防艾滋病的流行与蔓延,消除人们对艾滋病病人及艾滋孤儿的歧视和羞辱。    
     由于当今社会风气日下,一切向“钱”看,有人为了钱,到处行骗,再加上人们对艾滋病的误解,认为艾滋病是“脏病”,种种原因使一部分人不相信我无偿赠送书籍和资料,是可以让人理解的。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诈骗活动;用各式各样的虚假广告来行骗;看谁比谁骗的技术高;谁比谁骗的方法新鲜;骗!骗!骗!真有些“精英”能诈善骗;但是这些“高雅”的骗子们每每自称为他人“谋福利”;为社会“做好事 ”;一个没学过医术的退休工人也胆敢自诩“药物研究老专家”……    
     医骗子是人人痛恨的,打击医骗子不只是卫生战线上每一个有志之士的任务,而是所有公民共同的责任。    
     “骗子”自吹自擂,不但在一报一纸、几块钱上行骗,而且敢在“人命关天”的大事情上行骗。本书某些章节中有不少诈骗病人的事例,有些人,没有学过医,更没有行医资格,仅是个工人,竟敢自制药物(没有药字批号)给病人吃,他连医骗子也算不上。如自称“国宝”的高雅骗子,自吹是医药领域中五项“世界第一人”,且获得五项医药方面的“奖项”(有国际奖、国家奖、省级奖和两项地市奖)。作者遇到的此类骗子真不少。    
     由此种种都足以证明信誉危机。群众来信则更进一步说明了问题。    
     自1999年8月15日到2003年8月14日四年间,作者共收到群众来信8326封,其中有812封是“骗子信”。为什么把这些信件定为骗子信?它有以下三个标准:    
     1 凡是自制(没有国家药字批号)专治艾滋病药物,让病人服药者。    
     2自称艾滋病最好治,自制的药物有100%疗效,治好了若干艾滋病病人者。    
     3祖传秘方专治艾滋病,其疗效得到了“名人”的肯定,“签名”、“题词”或“获奖”,甚至用“有偿新闻”自我表彰等。    
     以上三项,具备一项的信件,本人一律视为骗子信,不予理睬。    
         
    你真的会赠书吗    
    高师傅:    
     你好!    
     看到贵公司(您处)的赠书广告,我本不信,但我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寄上邮票35元(三本书)。再傻的人也只会被骗一次,不管这次能否得到贵公司(您处)的邮寄刊物,我都只是试一试,不过我真希望贵公司(您处)能信守承诺,以免影响市场的信誉度。    
     ……    
         
                                                                                               北京某某    
                                                                                              2003年7月11日    
         
     北京索书者来信,怀疑我赠书的行动不实,这不能怪他。因为社会上诈骗钱财的事情太多了,甚至有人不择手段,图财害命,令人发指!    
     我回信时,用了4元邮费。寄上《艾滋病/性病防治》一书,共4本,以便让他更好的了解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也是用事实告诉他,世上不全是骗子,其实作者最痛恨骗子,他们不是人,是衣冠禽兽!    
    由于当前信誉危机,骗人者多,受骗者更多,近三年来,我赠出几十万册的书,约有20%左右的索书者不给邮票或给不足邮票,我也把书寄给他了。但补回邮票者,这是第二位(此信作者收到书后;补上了5角钱邮资)。从这位读者的来信看,读者是非常守诚信的人,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希望我们国人“共守诚信”,改变尔虞我诈的恶习。    
    


第一章 部分来信事由与目的4可赞的“心灵阳光”

    关注弱势群体,是一种心灵的阳光。某博士先后来了四封信,从信中可以看出,他十分关注这个弱势群体——艾滋病病人与艾滋孤儿。该博士为“防艾”宣传工作力度不够而着急,但事实情况,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的思想行为可以代表众多的有志之士和爱国青年知识分子,他的想法很难付诸行动,因为“防艾”宣传存在一定误区!    
    他关心弱势群体    
    他在信中写道:    
    我本人现在是复旦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男性,因为也出生于底层,有过很不幸福的童年,所以我一直很关注弱势群体的境遇,为世上还存在着的不公正而深感痛心。我想利用寒假的时间,到河南南部几个艾滋病的高发区做调查……    
    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我想我除了写点文章外,其实什么事也不能为他们做,也许即便发表了也对改善他们的境遇毫无作用,但我相信做了总比不做好。其实我做这样的调查纯粹与我所学的专业无关(我是历史学博士生),完全只是出于一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我估计我这次的调查,肯定不会很顺利,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我通过读新闻系的同学和河南新闻界几个人取得联系,他们均表示不能保证我的人身安全。我想好了,对艾滋病我是不怕的。    
    在2002年暑假,该博士来到河南,我也看到了他,因种种缘故,他未能深入农村,更难做大规模调查。他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他的思想和实施结果是具有代表性的,他代表了现在一些有志之士和爱国青年们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艾滋病病人及艾滋孤儿的同情与关注,同时也显示出了他们的无奈。    
    他告诉我一份2002年的调查报告,即中央党校部分学员中的问卷调查结果,某些中级(地厅级)领导干部对艾滋病相关问题的认知亦有一定误区。    
    138。5%的人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    
    232。1%的人认为使用公共卫生设施会传染;    
    3分别有17。9%、15。1%、14%的人认为与艾滋病病人共餐、谈话、握手会传染。    
    441%的领导干部认为艾滋病防治与自己的工作没有关系。    
    541%的人认为只有性乱、吸毒等堕落的人才会感染艾滋病;    
    629。5%的人同意在工作机会上限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736。7%的人赞成隔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819。2%的人认为卫生部门可以拒绝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摘自靳薇主编的《艾滋病防治政策干部读本》第29页    
    这份艾滋病相关问题调查报告,令人心寒,也是该博士所忧心忡忡的缘由,为什么这些领导干部们对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知之甚少?为什么?客气地说:宣传力度不够。人们不能不为这一国难担忧。    
    许多书报杂志都讲过:艾滋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2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对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性、血液和母婴三种传播途径以外,至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艾滋病病毒能通过空气、水、食物、土壤、人与人之间的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第一章 部分来信事由与目的5 制止“巨轮”撞“冰山”

    “中国正处在艾滋病灾难的边缘,一艘巨轮正在撞向冰山”,这是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的警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我们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今天,中国已经处于艾滋病疫情爆发的临界点,如果中国要避免未来艾滋病的灾难性爆发的话,现在已经没有时间犹豫了。这对中国来说是决定性的时刻。”    
    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很多人对艾滋病蔓延的形势估计不足,对艾滋病本身知之不多,相当多的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多为歧视。这几位大学生渴望了解艾滋病知识,这表明这一代青年已经意识到,在这一人类生死存亡的搏斗中,所担负的责任和应起的重要作用。    
    我真想成立“爱心社”    
    高奶奶:    
    您好!    
    来信与书都已收到,您放心吧,我一定尽力帮助您,确切地说是为我们民族做好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目前,这些书已通过老师和学生发放完了。当然,我不是盲目乱发,主要发给一些有影响力、有爱心和有责任心的人。目的就是希望物尽其用,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的确,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谈艾色变的人,他们不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等知识,这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说句让您伤心的话,我的一位舍友都不敢拿您给我的信件。当她看完这本书后,真的了解了也不再害怕了。由此我想,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同样如此。    
    ……奶奶,在这几年的大学生活中,除了学业之外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自己变得更富有爱心和责任感。只要听到哪儿有困难,就想帮助做点事。说实话,我一直想在课余时间做义工,可是没找到机会,真是有劲无处使,而且在我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在我的学校成立一个“爱心社”,通过它来唤起同学们对人性、对社会的关注意识。比如可以做志愿者、关心救助白血病人或是像“大地之爱——母亲水窖”之类的公益事业。只可惜至今还未成立,非常遗憾。是我太没魄力了吧,我常常这样想。    
    ……    
                                                                                           大四学生某某    
                                                                                          2003年3月18日    
    艾滋病受害者多是农民,他们的“防艾”知识最缺乏。我将他随信寄来的20元钱用作邮费,给他寄去了材料和书籍。供他向当地农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