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万封信-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丽的父亲临终遗嘱,让高岩跟他五叔生活,家中的七亩多地,让她五叔来种,高丽跟她的姨母生活,过几年让她姨母给她成个家,把她打发了(嫁出去)。她父亲死后,高丽住进她姨母——王家。就是在这时候,也没能避免她叔叔对她的折磨:2002年5月2号,她叔叔找她给她在高家的房子交电费,她不给,他叔叔就对她进行毒打。    
    高丽在她姨家的生活怎么样呢?据她邻居说:“刚开始前两个月生活得还可以,后来她狠心的姨母就别出心裁地打起了高丽的主意。”她姨母有一个32岁、生得丑陋、五官不正、好吃懒做、找不到媳妇的儿子,她姨母想……高丽不从,她一心想上学。从此,她姨母等人开始对高丽实施虐待。    
    高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2002年7月29日哭着往山东给她弟弟陈家打电话,因她弟弟在那里人缘不错,家人和邻居都很喜欢他。她弟弟现在的舅舅刘某往郑州给我打电话,说高丽想去山东,那时,我还不知道高丽在她姨家被虐待的情况。    
    陈家、刘家及王家(后来收养高丽的家)都很同情高丽的遭遇,当即拍板收养高丽。7月31日刘某同王家的爸妈及高闯现在的表姐小露,乘汽车赴新蔡县。高丽得知山东肯接纳她,8月1日天刚亮,她就站在县废品收购站门外—公用电话亭旁边,等候山东来接她的恩人。下午4时许,刘某一行四人到达目的地(接高闯时,刘某与小露同去,高丽见过他们)。王家的爸爸妈妈见到高丽的第一个印象是“太可怜了”,很快做出把她带回来的决定。在农村,领养孩子有两难:一是女孩难,二是年龄大的难。王家妈妈说,这些事情我们都没考虑,就是想把孩子带回来,让他上学。高丽看见他们,像见了亲人一般,他们未停脚;连口水也没喝;什么行李也没带;两手空空,高丽等一行五人于当日下午5时许乘上汽车,返回山东曹县。    
    高丽姨母扣留了她的户口本、别人捐给高丽的1500元的学费和衣物等日常用品。高丽等于8月2日抵达曹县家中。一周后,她姨妈开始打电话,此后她经常打电话,让高丽回去“上学”,说户口迁不出来。一天她姨妈、姨父、姨哥要去曹县接高丽回去,高丽明白是怎么回事,她拒绝回新蔡县她姨家去。尽管高丽和王母多方努力,但她狠心的姨母仍不肯给她户口本及别人所捐学费。秋季开学了,由于高丽没户口,王母不得不交高价学费,让她借读到当地“镇中”。    
    因为领养高丽,王妈妈已经招来不少闲话,村里有人说:“养个孩子就是为了捞钱。”来自高丽河南老家的传言更令她气愤,“高丽被卖给人家做小媳妇,连学也不上了。”“做个人很难。”王妈妈哭了。    
    闲话总是流传很快,使得“很在乎脸面”的王爸爸烦了。他和妻子找来高丽,认真地说:“高丽,你要想走,我们给你路费,你要留下来,我们也一定让你好好读书,你自己选择吧。”高丽留了下来,王妈妈抹了一把眼泪,接着说:“我们不要任何人的钱,我们也不图这个,就是想让孩子好好读书,不再受这个罪,即使我们日子过得再难,也不让孩子遭这个罪。”让她宽心的是,尽管很多细节她都不和高丽说,女儿还是很懂事。    
    下面是高丽向河南妇联写的一封求救信:    
    河南省妇联:    
    我是一名受尽各种苦难和挫折的艾滋孤儿,现被山东的好心爸爸、妈妈收养我,叫我终生感恩难忘。在这个新家庭里,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只是个人的户口迟迟还没有得到解决。    
    2001年,我父母因艾滋病相继去世之后,我和弟弟成了艾滋孤儿。粘上“艾滋”二字意味着歧视与羞辱,谁肯来理睬我们呢?家中所有的财产,包括粮食都被叔叔们拖走了,连好心的高奶奶和叔叔、阿姨让我上学的捐款,也被他们抢走赌博了。我的姨妈和叔叔不但不管我们,还逼着我和弟弟从家里搬出去,说那是叔叔的房子。今年5月份麦收以后,叔叔又把所有的麦子抢走了。我和弟弟无法生活。村上的人打电话给高奶奶,高奶奶就给我弟弟找了个新家。    
    2002年6月1号,我和弟弟分手后,只剩我孤苦伶仃一人,高奶奶不放心,又打电话给我姨妈商量,让我暂住她家,待考上高中,高奶奶给我出学费,就不再给她添麻烦了。谁知我中考落榜,姨妈以此为借口,说你没考上学,你高奶奶不会再管你了,我为啥要管你!经常发脾气骂我。有时因为一点破(琐)碎小事,就把我骂个没完没了。我(姨)表哥经常让我跪在一块钉满钉的木板上(长约20厘米,宽10厘米,有250多个铁钉),拳脚相加,直到我来到山东之前。我再也不愿见到那个狠心的姨妈和叔叔,他们简直如同禽兽一般,毫无良知。我求求您(你)们费心帮助我,让我那个狠心的姨妈把户口还给我,把好心人捐助我上学的1500元钱交给我,让我永远落在山东曹县的户籍上。让我这个不幸的孤儿能开始新的生活。    
    我决心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树立起新生活的信心,力争早日报答爸妈的养育之恩,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致敬    
                                                                      高丽    
                                                                    2002年8月15日    
    现在河南省妇联有关领导按法律程序通过驻马店、新蔡县妇联及古吕镇妇联解决了高丽的户口问题。    
    高丽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呢?根据法律规定,高丽已超过14岁,她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选择养父母。她山东曹县的爸爸姓王,是个司机,在外县上班;妈妈姓葛,是个家庭主妇,膝下无女。高丽的到来对王家来说就圆满了,故起名叫王圆圆。他们对圆圆爱如己出。她到王家后所有的衣服、用物全部新置卖。8月16日,王妈妈把圆圆送到当地镇中重读初中三年级,学校离她家有二里多路,王家父母怕她走路太累,8月20日,给她买了一辆新自行车。王妈妈经常叮嘱圆圆,上下学路上要走在同学中间,注意新蔡县她姨家来人闹事……    
    在圆圆的房间,屋子布置清爽,只摆放了一床、一桌、一椅。靠近窗和床的墙壁上有铅笔写下的几句话,那是圆圆的杰作,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圆圆也需要用榜样激励自己。床边的墙上,最醒目的一句是“一定要争气,向童第周学习。”而书桌前的墙上则是,“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多花时间做铺垫”和“人生能有几回搏”等立志的话。她是艾滋孤儿中年龄最大,也是学习最好的,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考了全校第二、班级第一。    
    在城市里的人看来,这些村民的日子非常拮据,但在艾滋孤儿眼里,这里是天堂。“没爹没娘的苦孩子,咱更得高看她一些,不能让她有一丁点委屈。”圆圆的爷爷说,“现在这孩子白胖多了,刚来的时候面黄肌瘦,才60斤,一小水桶水也拎不动,现在有百十斤重,给她钱从来舍不得花,捏着藏好,说是用来上学读书。”    
    高丽啊!你现在已经走出了苦难,可以安心读书了。    
    


第三章 艾滋遗属的现状6 艾滋孤儿闫宏桢

    小宏桢(化名)父母因艾滋病死亡之后,他一个人在家乡靠乞讨和拾荒养活自己,因此,正读小学五年级的他;已无法继续读书了。一个烧锅炉的工人看他太可怜,同时又听说山东的高新庄收养孤儿;便租了一个三轮车,把他送到了山东,被村长的哥哥收养。    
    村长的来信    
    老姑奶(乡亲们的尊称):    
    您好!    
    来信收到,我代表全家人向您老人家问好,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您老人家百忙之中,给我来信;心中十分感动。    
    更令我敬佩和激动的是您老人家无时不挂念孤儿的学习和成长、前景和命运,日夜在奔忙和操劳,可以说操碎了心。我替宏桢谢谢您老人家。随信寄上闫宏桢的成绩单。    
    好啦!老姑奶我有不到之处,请您老人家多原谅。    
    祝您健康长寿!    
                                                                      闫某某    
                                                                    2003年1月26日    
    证明    
    闫宏桢,男,12岁,自转入梁堂小学五年级以来;学习认真;遵守学校纪律,成绩优异,在2002至2003学年第一学期取得成绩如下:语文:963分,数学:954分,常识:90分。    
    获得我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梁堂小学    
                                                                    2003年元月16号    
    闫宏桢的来信    
    尊敬的老姑奶:    
    您好!我第一次给您写信不知写什么好。首先谢谢您对我的长期关照,同时也祝您身体健康。    
    我要向您说说我现在的情况。我的生活很好。两个姐姐对我的关心无微不至。妈妈什么事都依着我,不管我做什么事,只要是对的,她都很支持。    
    有一次,我看见我们班的同学在用(沙)带(袋)系在(腿上)跑步,我回家就向妈妈要。妈妈毫不犹豫地说:“等明个(天)赶集去给你买。”等我第二天放学回家,看见桌子上放着(沙)带(袋)。这时妈妈走进来说:“只要你学习好,我什么都给你买。”听到这样的话我深受感动。    
    现在我再向您说说我的学习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赶在全班前三名之内。在这段时间内我和我的新同学和老师相处得非常融洽。    
    老姑奶我在这边情况一切都很好,谢谢您的关照,特别使(是)您给我寄的《作文报》,使我学到不少东西。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不辜负您对我的希望。最后祝您:    
    身体健康,好人一生平安!随信寄上我的作文一篇。    
                                                                      闫宏桢    
                                                                   2003年4月15号    
    我的老师    
    在我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六位老师教过我。这六位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上二年级的老师——张老师。    
    张老师已40多岁,中等身材,大大的脸,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额头上有很深的皱纹。她是个温和而严肃的好老师。    
    记的有一次刚开学的第二天,张老师就开始检查我们的作业。当检查到我的作业时,老师脸上的表情,十分严肃,眼睛死死地盯着我的作业本;不时用红笔在我本子上写字。我好像看见老师严厉的目光在说:“你放假这么长时间不做好作业,整天就是玩。现在作业做的即(既)脏又乱。”我的脸渐渐红了。等了一会,老师看完了,把我叫到办公室说:“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怎能在这个新世纪生存下去,以后再作(做)不完作业,或作(做)的脏,就把你的家长请来。”说着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