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这边 美国那边-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美国政府的各个部门中,环境保护部门的角色很重要,它要保证所有公司都按照美国的法律来经营。如果公司不能做好处理污染的工作,就会被惩罚。非政府组织也很重要,你(袁岳)到美国访问时,还去参观了环保组织西拉俱乐部,这种组织会与政府合作或督促政府,因为他们对细节的了解经常比政府还多。从公司方面来说,美国的公司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他们意识到,如果破坏环境,那么美国的消费者会有很大的意见。现在,许多石油公司和化学公司都担心不重视环保会失去社会地位。    
    袁岳(Victor Yuan):    
    目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经济的阶段,往往会以牺牲其他利益为代价。这个时期的发展特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总体恶化。从整体上说,目前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都存在,属于全面污染的状况,但还没有解决的良策。普通公众已经把环保提上了关注的前5个热点,与过去几年的情况相比,大家感到目前的环境问题更严重、受关注程度更高。政府在治理环境的投入和执法力度上有所上升。比如,在治理汽车尾气方面,现在,许多城市的车辆多了,但空气比以前好了。    
    但是,环境恶化的程度与投入的反差在增长。工业污染最大,大约百分之五六十得到了治理;生活污染,比如旅馆污水和生活污水,治理投入较少。而污染最不被重视的是农业污染,如农药滥用、农用化肥滥用和杀鼠药滥用。废水废气的排放都看得见,农药污染很隐蔽,我们看不见,但实际涉及到更多人甚至所有人,一个地方的农药污染严重到连麻雀都几乎灭绝的时候,你可以想象农产品中农药的含量,而得到的治理是最少的。    
    当然,环境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开始得到中国社会里相当一部分有影响力的人士的重视。我曾读到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先生的讲话,他已经把环境文化的革新提到了民族振兴的高度。我觉得这是一种有价值的新的思考。    
    


第五篇 社会经济生活丰富了、疏远了话题45: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话题45    
         
    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是最积极的半官方机构之一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我曾在中国报纸上发表过一些文章,探讨中国消费者权利的进展。消费者权利的概念分为两个:第一是微观的消费过程。我去商店买面包就属于这种,如果面包有问题,那么商店用什么东西去弥补我的损失。这涉及消费者权利问题。第二是宏观的消费过程。比如,在制造汽车过程中,有没有充分考虑客人的安全,这可能涉及几百万人的生活,甚至生命。    
    法律在消费者权利保护上有很大作用。法律强迫公司为公众着想。举个例子,有一次,一个人在麦当劳买热饮,开车时喝,烫了自己的嘴。这个人起诉麦当劳没有充分考虑顾客的安全。麦当劳败诉后,立刻在所有咖啡杯子上印上“小心烫嘴,不要在开车时饮用”。美国的法律比较健全,在提高顾客的地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国消费者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为自己辩护,为自己的权利奋斗,是美国消费者权利的主要精神。一般来说,在没有考虑打官司之前,美国人会以自己的行为向商家表现出自己的不满。比如,我在饭馆吃饭,点了汉堡,他们上了薯条。他们的行为让我感觉到他们不重视我这个客人,我可以不再来这家饭馆,用自己的钱来强调我作为顾客的重要性。在美国的服务行业里,很好地体现了顾客至上的精神。只要有问题,商家就会立刻解决。他们知道,如果他们做得不好,就会失去这个客人。失去这个客人,不是失去客人今天不花的10块钱,而是失去将来他可能花的两三千块钱。我在北京的商业场所遇到问题时,经常会跟商家说:“你应该放长线,钓大鱼”。美国商家就是这种态度,目的是将来让你买更多东西。    
    袁岳(Victor Yuan):    
    在所有法律权利里,中国普通人对消费者权利知道得很多。过去几年里,媒体推动较多的是“三一五运动”(每年的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甚至提出“天天三一五”的口号。现在,消费者权利保护机制的发展动力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来于自然竞争,如果你不保护消费者,那么就会损害自己的竞争力;第二方面,媒体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很高。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是最积极的半官方机构之一。司法保护是最后一关。除非万不得已,消费者才会采用这最后的手段。相对而言,中国消费者权利保护机制还是较完善的。    
    消费者权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情权,二是善后服务权,三是救济权。现在侵害消费者权益比较多的问题出现在这几种:一是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二是,利用消费者不太注意的细节,侵害消费者权利。比如,购房协议中若干条款没有得到尊重——如房子少量了几平方米,本来计划的绿地上盖了会所等等。三是,质量问题。尤其是潜在瑕疵,如汽车内部的一些问题,一般人根本不会注意到。四是信用问题。如网上订的商品东西一直没有送到,邮购了东西没有送到等等。以前假冒伪劣问题突出,现在这个问题还是很严重,但政府对保护消费者这方面权利的重视程度有很大提高。    
    


第五篇 社会经济生活丰富了、疏远了话题46:付小费在美国人的头脑中是一项义务

    话题46:    
         
    付小费在美国人的头脑中是一项义务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小费在美国很重要。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在外面吃饭就涉及小费,除非吃快餐,如麦当劳等。但只要有服务员,他把菜和饭端过来,就涉及服务费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服务员工作很辛苦,工资不高,收入主要依靠小费。小费占收入的20%或15%,没有小费他就无法生活。这就使小费变成了不可缺少的经济来源。在任何人的头脑中,这都是一项义务。通常,应付小费是消费的15%。    
    不付小费的情况只在服务员不礼貌、出现严重问题时才发生。这种情况非常少。我在美国出生长大,所看到的拒绝付小费的情况,在36年里也只有一两次。那真是因为服务特别差。    
    付小费的其他情况包括坐出租车和到旅馆请人搬行李等。在这些情况下付一两块钱小费就行了,而不是15%。坐出租车付10%的小费。严格地说,服务员应该为小费报税。但许多人少报,因为付的都是现金。    
    袁岳(Victor Yuan):    
    在中国,小费作为例外存在着。在涉外宾馆、高档娱乐场所,如果有人帮你递手巾,帮你搬行李,你都应该付小费。但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付小费的现象。有一个领域是例外,就是地下性服务场所或相关场所,小费是主要的报酬方式。比如在某些卡拉OK和按摩场所,那些服务者的收入方式就是以付小费来体现的。这几乎是中国目前惟一一类付小费的场所。    
    


第六篇 时尚消费:情感化、自我化话题47:美国人更倾向于在国内度假

    话题47    
         
    到过国外旅游的美国人没那么高比例,美国人更倾向于在国内度假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在美国,旅游休假非常重要。美国人重视工作,同时重视放松、休假和调整。就是说,认真地工作、疯狂地玩。对于所有美国人来说,休假是一种受重视的工作待遇。美国人每年平均有2星期~3星期的假。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的假期是三个星期。如果你是教授或老师,那么你的假期会长一些。由于只有两三星期,时间很短,因此许多美国人会回去看父母或在国内转转。在计划年假时,美国人把钱计算得很清楚。在我小的时候,父亲一年有4个星期的假,他把假期积攒起来,带上三个姐姐和我、妈妈,一起开车去旅游。有时,我们去佛罗里达,有时去加州,也有时去纽约和华盛顿等。这种活动要求比较具体的计划,如在哪里吃饭,在哪里住宿。他们愿意花这个钱,大家玩得很开心。    
    实际上,到过国外的美国人没那么高比例,美国人更倾向于在国内度假,因为美国地理面积辽阔,各种名胜古迹都有。美国人休假的重要项目是吃饭,吃当地的特色菜。休假为美国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袁岳(Victor Yuan):    
    最近10年,旅游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每年有五一、国庆和春节,加起来共三星期的长假,媒体将其称为“黄金周”。三资企业、高新科技的民营企业的职员另有10天~20天的带薪年假。居民有了时间,同时收入增加了,可自由支配的资金更多了,这样就刺激了旅游的发展。但大部分人都集中在“黄金周”旅游,这使得人们在那几周觉得玩不好。许多刚开发的景点,在集中的假期里游人太多,本身接待能力就有限,假期结束了,设施又过剩了。一些专家呼吁实行自由带薪年假制,以缓解旅游压力。    
    旅游业兴盛的另一个原因是这几年工作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把旅游作为工作的一种报偿。旅游还是增长见识的途径和家庭团聚的形式。现在,旅游形式又有了新的变化:一是各地开发出更多的新的旅游景点;二是境外旅游增长。据统计,去年有两三百万人参加出境游。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了中国旅游目的地国家,如德国和土耳其等。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持个人身份证就可以自由去香港旅游。在未来,旅游会是个人非常有积极性投入的事情,旅游业的生意会很好。但是,旅游服务面临的质量提升压力也会增大。    
    


第六篇 时尚消费:情感化、自我化话题48:年轻人追捧表现多样化情感的节日

    话题48    
         
    表现多样化情感的节日为年轻人所追捧    
    袁岳(Victor Yuan):    
    中国人的节日是双轨的。一是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和清明节。传统节日的特点是家庭团聚,表现为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吃好的。中国农历的“年”——也就是春节——是有许多意味的。“年”是一个鬼的名字。如果我们能过这一关,则表示一年都有好运气。以前中国人过年时,一定要把债讨了。过年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新一年的展望。还有,过年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可以强化家庭功能。还有,要举行一些热闹的活动,如放鞭炮等,用来趋吉避害。在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礼物是晚辈给长辈的,而老人给小孩的惟一礼物是春节的压岁钱。另一类是新兴的节日。如公共的节日,像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由于媒体推动,其重要性在上升。还有西方的一些节日,如情人节、母亲节和圣诞节。这些节日更能表现多样化的情感,为年轻人所追捧。在中国的节日中,最重要的也许就是春节和情人节。情人节与社会交往中情感公开化的现象有重要关系,它促进了鲜花产业和礼品产业的发展。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美国的节日既有民间过的节,也有法定的纪念日。过节的主要意思是那天可以不上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